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戏梦人生——关良的水墨戏剧人物画研究

作者:薛晔    2015-05-29 10:54:27    来源 : 艺术杂志

 

中国绘画史上发现最早的戏剧题材作品应该是表现南宋的杂剧《“眼药酸”图》,其后以戏剧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古代文人画家们不屑画戏,认为它不登大雅之堂。当年任伯年偶绘几幅也自嘲为“戏笔”。将戏剧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国画别开一生面”(郭沫若语)的要算关良。①

乌龙院图 水墨设色 纸本 67.5厘米×44厘米

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也是最早将西方绘画艺术介绍到我国的先行者之一。关良早年曾赴日本学习油画,其油画语言源自欧洲现代流派,在保持油画造型语言特质的基础上,渗进了传统文化的因素,含蓄而有东方意味。归国后,关良开始学习中国画,尤其喜欢画戏剧人物。他酷爱传统戏剧,与各派名家有密切交往,对戏剧表现语言深有体味。他以东西方绘画技巧为手段,以戏剧为题材,进行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创造。他凭借扎实的西画功底和传神笔墨语言开创了一条融会中西的戏剧人物画之路。从关良留下的既富于现代感又与传统脐带相连的作品看,他不仅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也在油画中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画的元素。在他的灵魂里,东西方艺术已经融为一体。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其独特艺术语言,希望能为当代画坛提供一些启示。

1900年关良生于广东番禺。是年为农历庚子年。这一年的六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陷北京,第二年签订了著名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但也间接促进了中国向列强的学习。这是近代史上一个一元瓦解、多元并存的时期,中西融合成为世纪性的课题。无论持何种文化、鼓吹何种主义,即便是极端文化保守派,或者极端民族主义,也无法不在这一历史前提下确认自己的文化主张或者立场,关良正身处于这个特殊年代中。

东瀛学艺

1917年,关良随二哥一起东渡日本留学。出于生计的考虑,家里人原本希望他向化学方向发展,但这与关良的个人兴趣相悖。不久关良与画家许敦谷相识,②在许敦谷的劝说和鼓励下,他临时改弦更张学习美术。在日本期间,他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学习,师从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③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都是继黑田清辉之后的日本老一辈写实主义艺术的奠基人,在他们的指导下,关良接受了扎实的写实基本功训练。关良虽然学的是写实,但同时也受很多现代绘画的滋养。他留学期间,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等欧美现代流派的美术作品经常到日本来展出,这些风格虽和他在学校里所学有所不同,但关良并没有因此否定。他回忆说,对印象派作品“开始怎么也看不懂……竟像孩子的画,毛毛躁躁……我接二连三地去看展览,反复研究用笔、用色、推敲章法、构图,心中豁然开朗……”④这些展览大大开阔了关良的眼界,引起关良对印象主义以及各个流派的兴趣和探索,确立了“批判地吸收所学的东西,加以消化,逐步变成为自己的东西”的观点。⑤关良的一些油画作品中,正显示出融会印象派的色彩明丽、用笔粗犷、形象夸张等特点。

苏三起解图 水墨设色 纸本 1979年

融会中西

1922年,关良从日本回国。归国后的关良和许敦谷、陈抱一等人一起在上海私立神州女学任教,他们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创作群体,这对于艺术家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个人风格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我这一阶段的画开始注意到对外来艺术的吸收、融化之后,如何将它作为自己本民族的表现手法,正做着种种尝试和探索。我觉得学画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对于学到的东西要加以消化,逐步变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的东西要丰富,但又要不易看出它原来的痕迹,使之成为自己画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面貌来。”⑥二十多岁的关良萌发了创立自己画风的自觉性。1924年关良和陈抱一、许敦谷一起举办“上海东方艺术研究会”的第一届画展,其中又以关良参展的三十多幅油画作品反响较大。他用新的表现手法,“画人之不欲画,画人之不敢画”,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虽然一时“知音”不多,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在当时引起一定的争议。因此这次展览也可以看作是关良早期艺术实践的一次总结。

回国后的关良在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国画家的交往中,对国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梁楷、八大、石涛等人的独出新意、自辟蹊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作品深深吸引着他。他参观各种国画展览,开始学习中国画。他看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等人作画,极其注意他们的用笔、用墨,回去后反复练习。他“试图搞清楚中国画和西洋画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相似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各自的特点和区别。……譬如中世纪西画比较讲写实,中国画就比较讲意趣,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从平面里找艺术;戏剧也是一样,如国外的歌剧、话剧布景很实,而我们传统戏剧的道具、布景则很少,有的完全靠演员的演技和靠优美的舞蹈动作引起观众的想象。中国绘画中讲究笔,以线为主,对明暗、体积的追求并不很露骨,而中世纪西画则着力于表现物体的明暗、空间、追求立体面的表现。”⑦此外,与郭沫若、郁达夫、茅盾等诸多文坛大家的交往中也让关良受益良多,他开始探寻新的绘画母题,思考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春香闹学 水墨设色 纸本 1983年

以戏入画

关良爱戏,童年时期他就与戏剧结下了深深的缘份。关良年幼时全家从广东迁至南京,住在两广会馆,会馆的隔壁有一个戏园子,近水楼台使他从小就有机会看戏,培养了他对戏剧的浓厚兴趣。从这些声情并茂的戏剧里关良读懂了中国社会的漫长历史,树立起是非善恶的人生观,滋长了对英雄的崇拜之情。戏剧对关良不仅仅是戏剧,而是历史、文化、民俗、道德观念的浓缩。在南京的那些年,除了上课读书,课后看戏,关良还根据收集的“洋片”(香烟牌子)上的人物,再联系自己看戏后的感受以及想象,开始模仿涂鸦。“武松打虎”“花和尚鲁智深”“诸葛亮”“红孩儿”……生动的故事、有趣的造型、多姿的色彩、简易的线条,让他乐此不疲。“两广会馆”小舞台的熏陶成为关良创作戏剧人物画的契机。于是他开始尝试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和传统技法描绘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开始他对自己的这些作品缺乏足够的信心,但得到郭沫若的鼓励,他曾这样称赞关良的作品:“旧剧脸谱及装束,本身已富有画意,良公以此为画材,为国画别开一生面,甚觉新颖可喜。且笔意简劲,使气魄、声容活现纸上,尤足惊异。”⑧1942年关良在成都举办水墨戏曲人物展,他熔西画技法和国画气格于一炉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郭沫若看了展览后还在《中央日报》副刊上撰文:“关良先生有深固的西画根底,同时更深入国画的堂奥,从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显然富有一种极大的创作感。”⑨

展览的成功激发了关良的信心,也标志着他的戏剧人物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良看戏,自己是进入角色的。他是一个超级戏迷,在教课之余,经常去看戏。每次去看戏的时候,他总是带着速写本,尽量记录舞台上演员的音容笑貌、神情姿态,回到家里又试着在宣纸上进行整理速写。甚至“有的戏看过几十回,背熟了,又会唱,去看高手演出还会捧腹大笑,或者热泪盈眶。眼前台上一眼一动都会唤醒昔日种种回忆,看过的名家或无名者的绝招,那种温习也是享受。最后感动自己的原因是当下或从前的东西,根本讲不清楚。甚至来是为了画速写的头等大事也忘记了,晕到戏里去了。”⑩看戏是基本功,眼睛磨亮了,才能由通而化,水到渠成。为了画好戏剧人物,关良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科班出身的行家处学戏。他买了髯口、马鞭、靴子……熟悉了唱、念、做、打的每招每式。亲历亲为的艺术体验,使他具备了呼之即出的生活基础,为其戏剧人物画的创作奠定了生活与情感上的准备。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