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笔墨耕耘 山河立传——中央美术学院张凭教授学术追思会发言摘要

作者:艺术    2015-10-23 11:39:11    来源 : 艺术杂志

时间:2015年6月10日上午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主持人:姚鸣京(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笔墨耕

耘、山河立传——中央美术学院张凭教授学术追思会现

在开始。今天我受中国画学院各位领导的委托主持这个

会议。

陈平(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

张凭先生去世还不足百日,今天我们在中国画学院给张老师开一个追思会。在开会之前我提议大家为张凭先生默哀一分钟。

今天在座的都是张凭先生的挚友、学生、亲属,大家都怀着沉痛的心情。张凭先生在美院教学40多年,勤勤恳恳,培养很多栋梁之才,现在这些学生有的在各个部门担任着重要领导,有的在绘画上卓有成就,这都和张凭先生的教学、指引、教诲分不开。我1980年入学,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第二次招生,那时候张凭先生就是我们中国画系的山水老师。虽然张老师没有带过我们班,但是他对我们班有着深刻的影响。当时山水画教学都是李可染先生体系,张凭先生也是李可染先生的学生。虽然他没有给我们讲过课,但是我们看了很多张先生的绘画,在系里也可以经常看到张先生。

工作以后我和张先生有一个工作机缘,我从附中调回中央美院做张先生的助手。教学上他经常讲如何深入生活,如何把传统笔墨继承下来。我有幸陪着张先生带着学生去桂林写生。张先生在桂林的时候也经常说山水工作室以后怎么发展,怎么做好人才建设。在烟雨中给我们讲了很多李可染先生当年如何教学,走到什么地方,画到什么位置,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然后一笔一墨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笔墨的理解。张先生画了一些北京郊区的写生,非常鲜活。张先生一生有非常惊人的力作,是影响新中国山水风貌的代表人物。

去年听说张先生病重,新上来的院班子一块儿到医院看望了张先生。看到张先生躺在病床上我非常难过,感到人是那么脆弱,挺令人伤心。张先生生前有这么多挚友,有亲属陪伴,又画了很多力作留给我们。他的画如其人,勤勤恳恳、实实在在。所以我们可以从绘画当中感觉到张先生的为人,他是我们中国画学院教师的典范,我们在座的学生、老师,包括中国画学院的所有成员都应该向张先生学习。

李小可(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

张凭是我父亲的学生,也是李家山水或者是李可染学派的重要传承人,他这么多年秉承了我父亲的精神——尊重传统,深入生活,从生活当中发现新的审美领域。张凭也传承了李可染的艺术精神和教学思想。张凭在上学的时候,记录了我父亲很多语录,把我父亲上课的时候,包括在同学之间传播的语录也整理收集。我父亲过去上课的时候说,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能把自己的艺术生命投入到事业当中,张凭也是传承了这个艺术的精神。

张凭在美院国画系山水教学带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学生,也包括后来的一些老师们。张凭对国画系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和教学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创造了《忽报人间曾伏虎》,把传统的山水和时代的精神结合起来。后来又画了《黄河》,也是非常精彩的作品。所以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传承了我父亲除了对自然的描写,同时把自然通过意象加工,变成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我们和张凭、卢沉一起到黄山写生,他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关于如何组合画面,重新再结构画面,把自然形态怎么转换成绘画,在结构绘画上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意境,张凭老师这些年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创作了很多作品。他的作品从早期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到后来创造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意境,作品里都有一个特殊的中国画构图和结构,有自己特殊的创造,对山水画创作和教学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张凭老师的追悼会我在外地,听到消息很震惊。他留了很多作品,也有很多朋友,所以他没有遗憾,他留下的作品和创作的精神对我们所有人来讲都是值得学习和纪念的。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吴老师、各位老师,中国画学院的师生同志们,今天我们在中央美院举行朴素但是隆重的张凭先生学术追思会,这是对张凭先生一生贡献的中国美术事业、中国画发展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最好的缅怀,体现了大家对张凭先生崇高的敬意。

张凭先生病危期间,吴老师和孩子们表达了张凭先生对中国画学院教学的关心,对培养后学的关心。不料张先生的病情在短时间内恶化,离开了我们。在向张先生告别的那天,中国画界、美术界,特别是美术学院的几代师生都前往八宝山行告别礼,从唁电、唁文、对联里看到大家对张凭先生学术贡献和艺术人生的尊重与评价。今天召开追思会,请到多位老师和中国画学院的师生一起来回顾张凭先生的艺术人生,向他宝贵的艺术精神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我粗浅的体会中,我们要从几方面学习张凭先生,从他的精神、艺术的道路和方式方法上能够受益。

第一,我们要学习张凭先生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深入研究传统,树立坚定的发展中国画艺术的信念这种精神。张凭先生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进入美术领域,后来考入中央美院学习,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的。他非常理解和领会中国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的发展需要很好的继承传统。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相当长时间以来对传统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某些时候容易丢失,而张凭先生在这方面信念非常坚定,他追随李可染先生。我们知道可染先生一句宝贵的名言就是对于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力打出来”。首先打进去就是要进入传统的堂奥,把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美学观念、观察方法、笔墨语言的特性能够掌握的更加牢靠,没有深入的打进去就不具备打出来的基础,也不具备打出来的勇气。所以张凭先生是从李可染先生那儿吸取经验,在这方面下了巨大的工夫,这也是后来直到晚年他的创作意识不断的提升、创作手法不断创新很重要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画教学特别是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坚持了传承、写生、创作的“三位一体”。因此如何

把深入生活的传统继承好也是一个课题,我觉得张先生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方面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从笔墨的语言特色、中国画山水画的笔墨系统这个角度来继承传统;另一方面把中国艺术师造化的传统继承下来。所以他有了大量的像李可染先生和其他同辈的画家一样,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行创造,把对自然的感受、认识、体验转化为艺术的形象,转化为笔下的山水。所以他从眼中山水到心中山水再到笔下山水,有了一个从生活上发现,从艺术上提升的艺术创作正确方法。所以这点我们今天要更多的认识、发扬。

第二,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张凭先生坚持探索、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张凭先生是李家山水的重要传人。他和黄润华、李行简先生都是李家山水的继承人。但是如何在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思想特别是艺术风格的传承中又能够不断发展,我觉得张凭先生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1964年创作《忽报人间曾伏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都处在60年代整个中国文艺很重要的发展时期,张凭先生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把传统中国画笔墨与现代中国画形式相结合,把中国画的形式和重要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对画坛影响重大。

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张凭先生更是由衷地焕发了创作的激情。1982年他画了《黄河》,1991年画了《砥柱》,1992年画了《屹立》,他一次次走向太行、走向黄河,以一种新的视角看中国的山,那就是北方的雄浑的山,看中国的水,那就是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水。我觉得他是对山水有自己崭新的情怀和崭新的己任。虽然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山水画家可以走向各地,甚至可以走向世界去画世界的山水。但是张凭先生在这个时候抓住了自己新的课题,到太行去,到陕北去。画的都是山水画创作的主旋律,山水画的强音符,可以说是在新时期对革命传统的弘扬。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独辟蹊径。早年画得比较多的江南烟雨迷蒙优美的山水,但是他的骨子里更向往北方的山水,更向往雄浑的崇高的境界,所以他以新的视角来找到新的素材。与此同时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呈现出崭新的容貌,那就是更具有象征性,更具有崇高的意境。在笔墨形式的探索上,他是围绕着自己新的追求展开的。所以80年代到晚年的作品,特别是这一批主题性创造,既发扬了他师承可染先生的笔墨经验,又进行探索乃至实验,把水墨的表达和色彩的表达结合的更加有个性。在画面的构图、布局、章法上更加强调主体的突出、形式感的强烈。我尤其感觉到,他的许多作品充满了新的光感,就是墨和色新的组合,这种光感在内涵上很好的传达了他要表达的太行、黄河、丰碑,放射出具有时间历史永恒性的光芒。

另外他传达了一种精神,我没有来得及很认真的研究张凭先生的艺术历程,但是张先生的作品,不管是展出的还是发表的,都值得我们再认识、再研究、再评价。对张凭坚持探索的精神、不断创新,特别是到了晚年还在探索创新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是中央美院优良学术传统的重要体现。

第三,我们要很好的学习张凭先生朴素、求真的教育教学精神。张先生是我们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的名

师,他参与指导研究生或者是本科同学,都是抱着教师的情怀,他的学生不仅在美术学院,在美术界也有很多年轻的学生。最重要张先生非常朴素,在老美院他就是一个不多言语的人,是默默无闻做好自己老师的助手,做好学校分配的工作,做好自己的艺术研究和创作,我想这些都是体现了非常朴素、朴实的艺术家的品质,这也是我们今天追思他的重要原因,我相信今天的追思会会得到很好的收获。

总而言之,对张凭先生我们非常尊重,更重要的是把对他的怀念转化为对他艺术更多的研究上,让我们的青年学子更多地了解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领域一代又一代先贤所付出的辛苦。我在中国美术馆工作期间,每一次有大型、综合性展览我都提醒我的同事们一定要把《忽报人间曾伏虎》拿出来,把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张先生的其他作品拿出来。我每一次看到《忽报人间曾伏虎》这幅画都特别感动,至今这幅画虽经几十年的时间留存,不仅丝毫没有退去艺术的光彩,反而更增加了我们对创作者的由衷尊敬。在那么一幅小小的作品中,画出了我们多少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的祭奠和怀念。张凭先生正是用他自己的感受和艺术的理想画出了这样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艺术经典。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张凭先生是李可染先生苦学派成就卓著的中坚,他的山水画艺术从毕业创作《山河咏》组画就以动人的意境为祖国山河立传,1964年的《忽报人间曾伏虎》以浪漫主义手法把领袖诗词词意画与欢庆节日深情缅怀革命先烈结合起来,代表了一个时代山水画的积极探索,早已载入美术史册。新时期他的《黄河》《屹立》《砥柱》等作品,大气磅礴,浑厚苍茫,反映时代脉搏,歌颂民族精神,饶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山水画宏大叙事的代表性力作。他的艺术精魂,独特风格,对技法的丰富,都表明他是一个永远不会让历史忘记的画家。谨以此短信追思张凭先生,表示我的敬佩。

杨庚新(《艺术》杂志执行总编):

接到吴老师的电话希望我能参加这个追思会,最近虽然事儿比较多,但是我还是把整个材料都过了一遍。我非常感慨,张凭先生还是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应该成为中国现代山水画的一位更有成就甚至有世界影响力的画家。但是很遗憾,十年了,我们很少听到张凭老师的信息了,有时候直接间接地打听一下。张凭先生去世了,从范院长,一直到中国画学院都高度重视,重视是因为他的为人从艺、他的精神我们要继承,要发扬。

我跟张凭先生还是有些接触的,一度还想给张凭先生写一篇文章,那应该是90年代的事。后来有一段时间身体很不好,错过了那样一个机会。但是我还是一直关注张凭先生的动态和推出的一些展览和发表的作品,其中包括张凭先生跟他两位女儿的展览我也到现场看了,而且很难得跟张凭先生还有一次不算太长的谈话,今天都成了追忆,想到这儿确实挺感慨的。张凭先生在80年代已经在国内是非常有名的大画家了,但是他从来不满足,那次谈话我说张先生有时候我感觉您挺苦的,他说是啊,你怎么知道我苦?我说从你的画能看出来,您画了那么多,包括平常的雪景寒林这样赏心悦目的作品,还有非常宏大的、主题性的作品您都那么用心,但是我发现您还总是不满足。那次他就流露出来还有更多的作品要拿出来,在创作上他还希望能再深入一步,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但是很遗憾,没有多久他身体就不好了。像这样的老师、这样的画家,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绩,而还是孜孜以求,要拿出更好的作品回报给社会,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近两天我尽量不看画册,尽量回想张凭先生哪些作品能给我最深的印象,应该说张凭先生创造的形象已经在我们脑子里面有非常鲜明的形象和印象了,从最早的《山河咏》,还有后来的《忽报人间曾伏虎》,都是非常经典的。前两年我们《艺术》杂志把它作为封面刊登出来,因为我们这个杂志主要是做历史,近百年的和近几十年的有成就的画家,最经典的作品再拿出来,所以有这个意识,我们要拿出这样有分量的作品。

另外,张凭先生作品的面貌是多种多样的,不限于一种样式,不仅有重大的主题性创作,还有雪景寒林等抒情小品。如果是一种样式就容易掉到一个符号里,张凭先生的作品形象之丰富、风格之多样、内涵之深刻是深入人心的,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60年代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张凭先生在当时已经接上了李可染先生的班,作为可染先生的教学得力助手,他一贯坚持李先生的教学思想和创作理念,坚持读大自然和社会两本书。在创作上,他却很自我,风格和李先生不尽相同,他的意境创造和笔墨的运用,我觉得是非常丰富的,今天看依然很现代、依然很亲切、依然很感人。特别是到80年代中期,中国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时好多人惶惶然,因为受新潮美术的影响,不知所然,到底往哪儿去不太清楚。但是当时张凭先生是非常明确的,他在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出新,不断探索,80年代当西方现代思潮袭来的时候,他能自觉地从中国传统美学出发,以东方人特有的思维,运用比兴和象征等手法,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感召观众,唤起心灵的共鸣,收到了特别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看到张凭先生在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方面都进入一种现代状态,应该说在这样一个中国画现代进程当中,张凭先生已经有了自己应有的位置,应该说他是领先者,是非常出色的,为我们做出了典范。

80〜0年代,张凭先生的山水画是非常亮丽的风景线,历史地评价,张凭先生在语言和思维方式上都已经进入了现代。因为我不是研究张凭先生的,我是研究梁树年先生的,这样我有一个比较,我想有时间稍微做一点工作,做一点比对。张凭先生跟梁老到广西桂林写生,他们中间有交流,也有不同看法,这也正常,张凭先生更多的是从李可染先生路子来创作作品,粱树年先生更多的是从传统的文脉发展传统,走向现代。他们都为中国画发展做出了贡献。应该说我们对张凭先生研究的不够,我虽然关注了,但是我现在也只是做一些资料性的工作。我认为,研究李家山水,不能不研究张凭,他对中国现代山水画发展无论是精神内涵还是形式语言都做出了自己独特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他。

李松(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书面发言):

每次翻看张凭的画册,都会感到一次震撼,在他的作品面前,会感受到人们常说的一种强大的气场,一种精神力量。

黄润华先生在1987年12月和我讲过李可染先生评说张凭的话:“他在意境、构图上有特点,很狠(例如表现水面的亮),但需注意有时有点板。”

意境、经营位置都是可染先生十分看重的,他强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独具匠心的构图法则是形成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狠”,我理解,也就是李先生讲的中国画意匠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夸张、强化,“要充分表现感情就要夸张”、“只有夸张才是艺术上最真实的”、“只有真实的夸张才有感人的魅力”,这也就是张凭作品让人感动、令人震撼的原因之所在。

张凭1956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的老同学单应桂说:“张凭很用功,业务基础好,五年学习中前两三年他发展得很全面,人物课也很好。”他曾和单应桂合作过两三幅年画,在天津人美出版。他们二人还曾应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之邀,复制过李琦、冯真创作的《伟大的会见》一画。

当时中国画系的系主任叶浅予先生破例当他们这个调干生班的班主任。叶先生的教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示范作用对他的学生有很深远的影响。叶浅予作为漫画家“在捕捉物象之特著性格,从而夸张之,其目的予人以更深的刺激”和在界画上之成就,在绘画技巧上“笔法轻快,动中肯繁,此乃积千万幅精密观察忠诚摹写之结果”都受到徐悲鸿的高度赞扬,徐悲鸿在《叶浅予之国画》(1948)一文中说“中国此时倘有十个叶浅予,便是文艺复兴大时代之来临了!”

张凭后来转入山水画创作,他先后的同学张仁芝、李宝林等人开始在人物画创作上也很出色,后来转入山水画创作,而从他们的创作轨迹看,都有叶先生留下的深刻印迹。

据单应桂分析,在中国画系临毕业前,到北京郊区百花山深入生活、写生活动“对他后来选择山水画起到重要作用,把他爱山爱水的情感激发出来了,他的毕业创作是一组山水画,其中就有百花山的影子,后来李可染先生给我们上山水课,他在班上是很突出的。”(《忆张凭》)

张凭毕业后留校工作,可染先生嘱咐他:“要从现在起,立大志向,潜下心来,至少要下十年的苦功,不要急于求成。”“要成为参天大树不要做豆芽菜。”李先生写给张凭座右铭是“胸怀大志,不畏近难”。张凭的女儿张爽说:她父亲的特点是“温和寡语,谦虚却执拗。”“执拗”也就是对艺术、对事业的执著和坚持。

他成为李可染山水画教学的重要助手。多次带学生到各地写生教学,身体力行地把苦学派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人。

张凭曾对我说过,他没有机会多跟李先生外出写生,感到遗憾。其实,他对李先生的艺术理念、创作经验,研究、体会很深。1989年,李先生逝世后,中国画研究院主持编可染先生遗著,张凭交来一大摞李先生讲课的记录、语录,他参与主编《李可染论艺术》一书,花了很多心血。

“李家山水”是可染先生对20世纪中国画艺术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李先生和他的学生们发扬集体智慧,合力创新的成果。张凭不断开拓自己的创作领域,在表现大工业题材、冰雪世界、红旗渠、大瀑布、山和海等方面,从写实到象征,不断拓展艺术视野,在生活中创造新的表现技法,李家山水正是在志同道合者薪火相传中,葆其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会停滞、僵化。张凭不善交际,不会炒作,作为艺术家,他是寂寞的,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

陈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面发言):

听到张凭不幸逝世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我失去了自入中央美院近六十年以来我所最敬重的同窗和好

我和张凭是1956年开始在中国画系的同学,那时我们还是二十来岁的小青年,至今已近六十个寒暑了。我们都怀着对中国画艺术的挚爱来到一个课堂,几年中,我们一起上课,可染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到景区写生,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和义务劳动。那时虽高他一届,但我们班人少,大多数课都是与他的班合上的。在长期的接触中,我深感张凭为人厚道、实在、温和善良、富正义感,我们脾气性格相投,对艺术、生活等各方面有共同的看法,很自然我们比较接近,我们切磋技艺,交流观点,留下不少温馨的记忆。

那么多年过去,我还清楚记得我们一起在永乐宫临摹壁画的情景,二三十位师生在一起生活、工作,过得非常快乐。

我们一起大声吟唱陆鸿年老师的诗作,我们到黄河边和白居易墓前拍照留影,一起到断崖里寻找史前时代的陶纺轮、石刀、石箭镞。在“文革”大串联中,我和他一起背上行李,登上火柴盒般拥挤的车厢,奔向江浙,又转到大西南,饱览了漓江山水,黄果树瀑布、石林、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这也是我们“师造化”,感受大自然的艺术实践的机会。还有忘不了的,在“文革”停课期间,我们在宿舍里挂上黑窗帘,用自制的放大机放大、洗印我们自己拍的照片,常常熬到大天亮。

还有不能忘记,在“文革”中张凭对社会上那种极左狂热以及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始终有较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十分厌恶那些打砸、暴力、虐待、整人的恶习,对于被揪斗、关押的老先生们遭遇很同情、很关心,对此我看得很清楚。在后期的落实政策阶段,张凭积极支持老先生们的平反昭雪的工作,对此我更加敬重张凭的为人。

还记得一件事:刚入学时,张凭原名“张平”,他觉得“平”字易与别人雷同,我们商量,最后选定了个“凭”字取代“平”字,为他一直沿用。

张凭在山水画艺术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不多说,只一句:我很佩服,他是可染老师门下最出色的弟子之一。

退休后,我们接触较少,前几年他患病不起,我虽然时时想念他,但又不敢打扰,有时只电话问候,没想到日前不幸逝世,深悔没能及时榻前探望、见面,现在只能写此文表达对敬爱的兄长、同窗好友的深切怀念。

吴丽珠(中国档案出版社编审):

对张凭先生印象最深的他真是做人很低调,默默地在那儿研究。我1958年入学,他刚毕业,有时候叫张凭老师,他说咱们都是同学。我们毕业创作是1964年,张凭先生带着我们到桂林去,作为助教来教我们他非常认真地、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怎么构图。裁画也是我很大的收获。他真是可染先生的好学生,非常认真地传承。张凭先生做的李可染先生的笔记,在我们国画系大家都传抄,抄的是张凭先生原始的稿子,我是用毛笔抄的,只要拿了这本语录我们就没黑没白的学习,但是如果张凭先生不把它整理出来,我们谁也抄不到。

《忽报人间曾伏虎》这个作品对我们那个时期的学生影响太深了,当时我画天安门,画纪念碑,觉得张凭先生的立意太深了,大家都觉得画不出来,确实是很震撼的作品。

李春海(中国林业大学教授):

我是1961年入美院的,那时候陶一清先生教我们临摹画,带我们写生,平时老师不来的时候都是张先生跟我们在一起,他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老师来教我们,而是像一个老大哥,特别是去怀柔写生,他不辞辛苦地去联系,那时候是三年自然灾害,他想方设法的让我们多吃一些,他很爱护学生,这都是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忽报人间曾伏虎》不说震惊全世界也是震惊全国了,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作方式,把一个抽象的大

的事件画在那样一张纸上,而且他的方法也是前无古人的,从来没有人那样做过的。我想张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他在创造,“创造”这个词是从国外传进来的,英文和俄文都是创造,不是创作,没有的你做了你就是了不起,我觉得张凭老师就是一个不时创造的人,包括他画的《京郊四季》,他是在外边一个教室画的,那个画画得特别亲切,就像宋朝那种小画,看了那种小画以后,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能画京郊四季令他感动的东西,画了好多遍,他以极大的感情冲动落在那张小画上。小画画得很朴实,用非常传统的形式画出了非常现代、非常新的样式。他不仅是照着过去的格式,用过去的工具和方法、颜料画出来的画,而是他适应自己当时的冲动画出了从来没有的绘画。我觉得他的画给人一个无言的强调,就是没有在大自然的一种冲动不会画出这样感人的画来。

他很内向,很内敛,不张扬,跟他接触多了以后很交心,谈到他学画的过程,谈到他小时候的事情。如果说他是沿着李先生的方向小步走,他是李先生新国画的先锋,创作非常充实,作为一个画家他没有停止脚步,一直在作画,而且画不是像模子一样一个一个画出来。原来我们聊天的时候说过人民艺术剧院有一个导演,问到他怎么每次你的戏看上去都不一样,他回答了四个字“一戏一格”,张先生的画看起来是“一画一格”,包括后来看他的《中流砥柱》,里面的线和平时慢走的线,还有打的圆点都不一样,张凭是这山的调唱这山的歌,我觉得这是作为艺术家最需要的,也是最难的,张凭老师做得最优秀。

李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我是张凭老师的学生,我们这个班进美院的时候1981年,那时候中央美院搞了两个实验班,陈平是第一个实验班,是人物的实验班,我们这个班张凭老师带的,是山水为主的实验班,现在看这两个班出了很多画家,很多中国画重要的画家都出自这两个班,说明当时中央美院国画系的教学实践几十年以后看到了成果。我们这个班张老师带了四年,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有一个副班主任。两个班主任,七位老师,都是重量级的中国画大家。我这几十年教学或创作上真是得益于这四年的学习,张凭老师这四年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张凭老师对我们这个班非常宽容,那时候师生关系不像现在,老师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都很近,学生去老师家里也很频繁,经常去串门,我觉得我们这个学术追思会是对张老师为人、为学、为艺的回忆,对我来说是一件挺高兴的事儿。张凭老师为师、为学、为艺三个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首先他为师是我的老师,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做老师的很多东西,他对学生的态度,他对创作对中国画的研究,用严谨这两个字不过分,非常严谨,称得上是做学问严谨的一代老师,对我们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张凭老师当时和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对李可染的研究。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学派就是一个苦学派。刚才杨庚新先生说张凭先生非常苦,这个“苦”不是生活上的苦,而是做学问苦学派的苦,对学问、对学习传统中国画,对中国画的态度,严肃认真到非常极致的态度。

有一个学生跟李可染先生学山水,李先生当时在广东写生,他说你找楼下一棵树给我画一画,就画三开这么大的一张纸给我看看,这个学生很快就画完了,可染先生说你跟我学不了画,要跟我学画首先得能坐得住。我们上学第一年秋天已经很深了,张凭老师带我们去香山写生,住了20天。一张三裁纸写生必须画上一天。首先就是磨练我们的性格。张凭老师说学画先别学什么技术,你先磨练性格,能踏踏实实坐下来,把一个景画一天。那时候我们班同学都比着看谁坐得住。那时候天上飘着雪花,我们身上带着雪花画。那个时候做学生的态度现在的学生应该学学。其实这些东西就是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传统的具体体现。1985年教学改革,系里有人物画室、山水画室、花鸟画室。张凭老师在主持山水画室期间,传承了李可染山水学派的教学理念和具体措施,培养了很多的学生。我毕业留校以后喜欢画人物,跟卢沉先生画人物。那时候张凭老师还做过我的工作,和我谈的语重心长,让我去山水画室帮助他。现在回想起来,张老师对我的教导历历在目,他对不是大声说,而是轻声细语。和他的作品一样,他的作品表面上没有很花哨的东西,但是能够让你看得进去,笔墨处理得非常到位,这是有了一定的中国画修养和基础的人才能看进去的,很多人可能看不进去,看不出里面笔墨的内容。

所以我感觉张凭老师教学生有点春风化雨,在你的心头忘不掉。我们这些学生几十年以后聊起来,对张凭老师的记忆非常深刻。当时他说我50多岁了,还要继续学李可染,对李可染还是学得不够。在学期间我们头一两年就是山水课,第三年才分开了。所以我那两年跟张凭老师学山水、临摹、写生,对我这几十年的创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那时候学山水,对人物画的创作也起了非常好的作用。现在在人物画教学当中,我要求学生要学学山水、花鸟。现在国画专业的学生面越来越窄,学人物的就是画人物,学花鸟的就是画花鸟。那时候老先生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宽泛的,人物、山水、花鸟都要学。只不过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专业化。中国画分科越细,对中国画的学生没有什么好处,还是要宽泛一些。那时候叶浅予先生当系主任的时候就是要求学生宽泛。我们这个班到三年级以后,就让我们学人物和花鸟。那时候卢沉老师带我们画人物。我们班6个同学,毕业创作是两个山水、两个花鸟、两个人物。那个时候有一张创作是专业倾向,同时还是要画另外一张。你画人物还是要画一张花鸟。对我们要求是非常宽泛的,不能单打一。不像现在分科,越分越细。那时候国画系教学是反对太单的,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好处。

张凭老师为师做得非常好,是我们的典范。我这几十年在国画系里面教书,心里面想的最多的就是张凭老师。他对学生没有什么额外要求,对同龄老师也没有什么要求。他不抽烟、不喝酒,生活非常简朴,对我们学生影响很大。就是一心一意研究画画。张凭老师是非常单纯的一个人。

为学,他对李可染先生的研究,对李可染学派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传承作用。李可染学派没有张凭老师就不会成为一个学派。实际上李可染先生对传统和生活是两本书,学生要学好传统和生活两本书,张凭先生在自己的创作当中,得到了非常具体的体现。他对我们学生也是这样要求的。李可染先生在50年代写生的时候,把对景写生转变为对景创作,这个方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老中国画系的学术传统,区别于南方中国美院从传统出发。李可染先生明确要求就是要从写生出发,在写生里面跟生活融合。把对景写生转变为对景创作。所以在我的教学当中非常强调这点。这是我们中国画系非常重要的学术理念。我在人物画教学当中也是要求学生在人物写生当中,把创作因素融进去,不是一个单纯的基本功训练,在写生当中就要开始创作。这点就是李可染先生这个学派对我的影响。我们平时也没有机会讲,我们这些年做的就是不断梳理老先生的学术和教学的成就,就是要不断的给年轻人影响和灌输让他们了解中国画系的教学和学术传统是什么、精髓、精华是什么。我们也想在这几年工作当中,也把中国画系的教学传统包括李可染先生、张凭先生的教学师承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为艺,张凭先生对艺术创作的严谨,对作品创作的严谨,他每一张小作品画面经营都非常严谨。他从写生到创作很难看出来他这张作品是写生还是创作的。这个就是对李可染先生从写生到创作非常好的诠释。张凭先生那时候也带我们去南方长江流域写生。很多时候都是到李可染先生写生过的地方,比如说到芜湖或者是长江三峡。让我们从李可染先生写生的角度也画这片房子。我们就带着李可染先生的画册对着画这个景。这个景李可染先生在画的时候已经改变了很多。所以中国画写生不是很死板的对着画面画,而是把周围需要的景色搬移到画面里面来,最后成为一张作品。张凭老师在教学和创作当中,把对作品的严谨传达给我们这些学生。他的教学方法、创作方法影响了我,也成为了我在教学当中的方法。我这几十年教学当中也体现张凭老师教学和创作的态度。张凭老师创作非常勤奋,他在1981年到1984年创作了那么多重要的作品,《屹立》《砥柱》《黄河》都是这个时期画的,他画了以后就给我们看,画黄河壶口瀑布的每一稿都给我们看。同时他给我们一个对传统、对中国画创作包括对可染先生最经典的传承,“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些都是中国画系学术方面最重要的精华,对传统和生活两本书的态度,都成为我们中国画系教学的学术传统。

所以从张凭老师为师、为学、为艺对我的影响,还有张凭老师做人的态度,他对朋友没有什么需求,很俭朴,他每天拿着一个人造革的包来,走路也不抬头,干什么事都很快,大量的时间都在做学问。作为老师来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讲的并不多,都是一点一滴的示范作用。作为我们学生来说,也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典范。今天做张凭老师学术的追思,是我们回忆老师的创作、老师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希望这样的机会今后多一些,对梳理我们中国画系老的传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也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梳理老先生的教学、学术传统。

邬国印(京丰宾馆美术馆馆长):

张凭老师是我1987年请他画画的,1987年年底12月25日准备过年了,我找他说,他说我有点时间,把你的画完成了。他说你这张画真是赶出来的,因为要不然他就回回信就过年了。所以我这张画时间短,但是非常好。这张画是我们最重要的作品。我们京丰宾馆是接触各阶层的地方,这张画20多年了,很多参观者都和这张画合影,有中央领导人,还有院士。所以这张画成为我们京丰宾馆一个重要作品。京丰的藏画国家很重视,部队也很重视,我们现在装修,把这些画送到档案馆,现在是作为全军的文物登记。借此机会对张凭先生表示感谢。

刘克明(中国公共关系学会理事 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说到张凭老师,他在我一生当中是举足轻重的导师。我最早认识张凭老师时才8岁,等到我19岁考中央美院的时候,我拿着速写本看展览。我的身后一个人拍了我一下,我回头一看这个老师就说你是克明吧?这个人就是张凭老师。他问我做什么?手里拿的什么?我说我拿的是我画的十渡太阳山的速写,还画了一本京剧连环画,然后张凭老师什么都没有说,就给我写了家里的地址,我第二天就去找他了,这就是我的开始。当时张凭老师说你从来没有画过山水,你得补课。从这开始我跟张老师学了半年。我原来是画人物的,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机缘。当时我自己感觉我有愧老师的呵护和恩爱,但是我自己埋下了一个种子,就是一定要把画画好,一定要在老师的教导下有所进步。我对张凭老师最本质的看法,包括对自己在艺术上的教导,我们班是李可染先生的实验班,所以是以山水为主。因为张凭老师是苦学派,我们那时候画写生就是严谨。老师说了你想跑起来要先学走。包括咱们美院的传统,就是前期的概念是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依然坚守这样的传统,就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后来走了很多地方,但是最终回过头来看,这个东西是有无穷的魅力和影响力。所以我有这样的老师非常幸运,老师是我的一面镜子,我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有老师的监督。有这么多大师在后面,我们珍惜自己的时光,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真正有意义的中国画创作上。我觉得老师对我们的教诲是受益终身的。

李铁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系主任):

我也非常有感触,通过张凭先生的作品,可以感觉出他是以情入画、以笔入画的过程。以情入画就是看他的作品是围绕自己家乡附近,他老家是新乡,挨着太行山、黄河,所以他基本上是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绘画的主脉。如果没有对家乡的眷恋,他不会选择这两个题材作为他一生的追求。同时我也可以感觉到张凭先生的传统功力非常深厚,他不炫耀,不把传统中的笔墨技法有意识地表现到他的绘画里面。而是在继承当中注重发展,注重自己对物象的理解和创造。这也是我们山水画画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今天这个追思会一方面是缅怀他的为人,实际上更多的是重新回忆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创造过程,以及在他的绘画形式里面,有一种我们忽视或者是没有太注意的东西。通过这样一个追思会又让我们重新阅读和理解张凭先生。

吴瑛洲(张凭夫人):

今天美院领导范院长百忙中抽身亲临,国画学院筹备,主持,有张凭的同学、同事、朋友和学生,在一起开这个会很难得。刚才各位都谈得很精到,很专业。今天是张凭的学术追思会,我是门外的,不敢论学术,只说一些感受。首先,我代表家属对学院举办这次活动表示非常感谢。

在送别张凭仪式上,范院长对我说“要开一个张先生的学术追思会”。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当时我很激

动。这也是院领导的点倡(这里对流行语“点赞”作一活用)。

张凭去世不到百日,离开我们时日不久,我想他今天也隐形来听这个会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开过什么研讨会,只搞过两次个人展览。第一次是1980年在美院陈列馆;2004年他70岁时,在中国美术馆办了第二次个展。当时,他身体很不好,也没有开研讨会。今天的会也是张凭不曾料到的,这是一个机会。因为张凭生前很盼望展览以后搞一个研讨会,但是始终没有实现。

张凭是很朴实、很实在的人,他爱国家,爱人民,忠于艺术,他说:面对祖国的大好山河,我总有一种非画不可的豪情。甚至在有人哀叹国画走到穷途末路……,他都毫不二意,紧把方向盘,不走偏,不旁顾,直线前行。社会上有很多的诱惑他不为所动,对自己从事的艺术毫不放松。他能够把握自己,忠于事业,对祖国的赞颂都是发自内心。在他眼中,无论是纷繁单调抢收抢种的农田,或是钢架交错机声轰鸣的工地等等,他都看着美、看着有感情,所以他才有激情非画不可。他非常热爱生活,1986年去龙羊峡采风画了很多写生,在《缆机》一幅中的题跋写道:“……见此缆机日夜不停,负荷千钧,运行于大坝之上,建移山填海之功而默默不语,真英雄也!”他赞美这种奉献精神。

“文革”十年后,他为弥补岁月的流失,不计寒暑、不分昼夜地扑向久违的专业。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住在平房四合院,那时候没有暖气和空调,冬天,他就在膝盖上搭一条毯子;夏天,就用湿毛巾搭背,一熬就是通宵;带学生外出写生更是满副精神,同学们都看在眼里。

张凭作画非常认真,从不潦草。他曾说:“作品宁可画坏,也不可平平常常 ,一定要有惊人思索,惊人之笔。”他在艺术上很追求创新,曾对自己提出要求:“我希望我的创作一张一个样子。”

张凭有两点我很看重:一个是能够吃苦做学问,一个是为艺术甘于寂寞,不好张扬。他后来的一些想法没有实现,我也很为他惋惜。他画了很多速写,原想等退休以后把这些速写都变成画,因当时教学任务很忙,要带学生写生,还有随时的创作任务,所以没有来得及画。他是1994年60岁退休,当时系里人手不够,又被返聘了两年。张凭对教学是很喜欢的,就答应了。返聘一年后他就突发脑梗,住在协和医院。出院以后第二年就没有返聘了。他对自己的速写悠悠长眠很着急。之后健康每况愈下,后来他语言有障碍,走路腿也不灵便。我劝他病来了不能着急,但是他很苦闷。他和我说:我的艺术成长是母校美术学院哺育和滋养的。他很幸运,进美院的时候正是那些老画家、名师亲自授课,他们班是五年制,前几年是基础课,什么都学,到四年级开始分专业。他说美术学院是传统、现代.或中.或西都设有科系和课程,进了美术学院以后贪婪地吸收营养。那几年对他来说业务进步的幅度很大。在担任李可染山水画室教学那些年,聆听了李可染先生许多教诲,受益很深。绘画上他广泛吸收传统的、现代的和外来的东西。不管是当时的学术气氛或者是艺术层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都坚守着传统和生活相结合的准则,为中国画的传承做努力,来回报母校。

他还说, 他的艺术成就,他创作的作品被社会肯定、被大家看好,那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时代造就了时事,没有这个社会和时代,我不可能创作出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是时代恩赐给我们的,所以我要回报社会。虽然他的速写没有完全变为画幅,好在他的速写画得很认真,一幅幅速写几乎都可以作为一幅幅画作来看。这次把张凭的速写也专门出版了一卷,是第一次面世,聊补缺憾和慰藉。

(追思会发言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