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贺友直笔下的《新碶老街风情录》

作者:林霄红    2017-02-16 14:44:05    来源 : 艺术杂志

 

贺友直2010自画像

 

贺友直1922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镇海(现为北仑)人,是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家、线描大师。2016年3月16日病逝,享年95岁。他的一生清贫又传奇,这位中国画坛的“故事圣手、白描泰斗”,坚持一辈子只画“小人书”,把作为大众读物的连环画变成了中国的艺术瑰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贺友直开始画老上海和宁波风俗画。其中本世纪初创作的白描巨作《申江风情录》《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和《新碶老街风情录》有着较大的影响。

贺友直情系故里,2001年他挥别居住了46年的上海,将半个家搬到了故乡——宁波北仑新碶的一条老街上。这一搬,使隔断了几十年的故乡情丝重新被连接起来。回乡后,贺友直拥有了一个理想的创作环境,便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创作。家乡的童年生活给贺友直的艺术生涯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故乡海滩边的点点白帆,古街老巷里飘摇墙头的长草,都曾在贺友直的笔下再现。2003年,在老家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贺老根据儿时记忆花一年工夫为家乡父老创作了《新碶老街风情录》组画,生动地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浙东小镇的历史风貌和民俗风情。现在这十幅被美术界称为新碶老街的“清明上河图”的原作珍藏在中国港口博物馆。

“新碶头”,看画中民居错落、船埠繁忙、人物各异、近景远影、山水草木、形态灵动。港口停满了渔船,渔船头上都画有一对黑眼睛。渔民们正忙着往岸上搬鱼虾。内港停满了小客轮和货船。岸边商铺林立,赶集的行人来来往往,有一赶船的客人匆匆跑来,边跑边招手,大概小客轮正准备启航。而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依依不舍地向准备远行的夫君挥手。岸边还有一人拿着网兜捕鱼,一人则提着鱼篓跟着。

“ 壩头” 再现的是过去的人怎样将河里或海里的船通过船绞车调到海或河道里,由此贯通河海交流。

“油车”,新碶人称榨油的作坊为油车,画中“虞元顺”榨油坊,作坊前有挑担的,河里停泊运菜籽的小货船。民工正在把整袋的菜籽从船上背上岸。

“唱新闻”,“唱新闻”原是盲人为了谋生计,用本地方言说唱周边喜闻乐见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流行于浙东大地。画面上演唱者用一面小锣、一个大饼鼓、一块笃板伴奏在屋前演唱。人们围在四周,大人悠闲地抽烟,老奶奶则一边听一边纳鞋底。洗衣回来的妇女来不及晒衣服,也被演唱迷住。小女孩背着小弟弟也听得入迷。屋前啄食的鸡群,趴着的家狗。画面生动,无声胜有声。

“集市”,画中为新碶镇的众多行号,从一群抬鱼筐的、挑鱼担的可以看出“卫记行”应该为鱼行了。而“正大行”应该是粮店了。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贺老在画上留下长长的题跋:从宁波来过育王岭这边的地界统称里头,岭里第一大镇数柴桥,第二是大碶,第三属新碶镇了。其实新碶与东碶同在一条街上,没有明确的分界。儿时听大人说东碶新碶市日(集市)的界限是在牛的喉头捅一刀,它走到哪里血尽倒地处就作为集市的分界。东新两镇虽相连,但以新碶出名。因为新碶通海口的港湾水深能进出较大的帆船,故新碶多行号,东碶则多生活消费性商店。其实东碶比新碶热闹。

“ 谢年” , 一过祭灶,家家户户就要忙谢年了。谢年的称“供”,桌是两张八仙桌,供品有猪肉一刀、全鱼、全鸡、鸡蛋、盐、生豆腐一方、糕点若干盘。放供品一色朱红漆的盘盆,一十二副杯筷表示一年有一十二个月,两串元宝(祭亡灵的是锡箔),叩头跪拜只有男丁有资格,不许妇女参与,小孩们挤在灶口取暖等(鸡、肉)汁水年糕出锅分岁。

“串马灯舞龙”,这是浙东新年民俗,也就是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一阶段。经常可以看到舞龙舞狮的队伍由锣鼓引领,在小镇、在农村挨村走户表演舞狮,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多见了。就如贺老在画中题跋:今日新碶文化生活无异于甬杭,但在半个世纪前则难闻丝竹鼓乐声,一年之中仅在正月初头几天里热闹一阵,也只有串马灯、舞龙、跳大头和尚而已。这些都是民间组合一班,各唱各的,各跳各的,互不相干,赶街串户,唱一家讨一家,前队才演毕,后队就跟上。稍有宽裕者来者不拒,也仅三五文钱,贫困之家就甚为尴尬了。这些唱跳者名为所得用于铺路修桥。乡民识之是修肚家桥(意为自己填饱肚子)。

以上作品均为贺友直作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